集團新聞
胡友林:“一部車”興起一座城
發布日期: 2023-05-22       訪問次數:

b458d4af2594ed0c6e2c1ffb9d3616d.png

今年是鹽城撤地建市40周年。40年來,涌現出一批對鹽城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本報今起推出“勇毅前行當先鋒 踔厲奮發走在前”專欄,深入挖掘人物事跡,一起感受城市發展的脈動,展望奮進新時代新征程的美好愿景,充分展現全市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精神風貌。

7bcd13c042242e1b9eb85ed0735f838_眸目壓縮.jpg

▲在“2006感動鹽城十大人物”評選活動中,胡友林當選為“感動鹽城十大人物”之首

時間不是答案,答案都寫在時間里。

在鹽城建市40周年之際,悅達集團創始人胡友林作為對鹽城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這是對悅達的肯定,更是對胡友林,這位2009年離世的創業者的肯定。

胡友林帶領悅達集團從無到有,從弱至強,發展成為如今在海內外控股2家上市公司,綜合營收千億級,利稅百億級,總資產超800億元,主體長期信用等級達AAA的全國重點國有企業集團。

站在巨人肩頭求發展,用國際化帶動新型工業化,胡友林創立的悅達集團,多年來一次次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圓了鹽城人的汽車夢,改寫了鹽城經濟版圖,更為鹽阜人民留下了寶貴的“胡友林精神”:不畏艱難、鍥而不舍的創業精神,解放思想、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嚴于律己、自強不息的奉獻精神。

敢為人先——艱難的第一桶金

e6fb8874ecdc5e0c170e3ce4ac3c43e_眸目壓縮.jpg

▲胡友林創業之初租用的山西太原市并州東路77號舊址

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是對胡友林創業歷程最好的詮釋。

1979年,改革開放春潮涌動,發展中的鹽城遇到燃“煤”之急。當時的物資局把重任交給剛從太原退伍的胡友林:山西調煤。

胡友林在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的情況下,懷揣家中僅有的80元賣豬款,遠赴山西調運煤炭,幾經波折,幸得戰友助力,爭取到500噸煤炭指標。身無分文的他又毅然變賣隨身的“鐘山”表、軍大衣,換來55元,將煤炭運回鹽城。

憑著這股拼勁,胡友林打開一條由山西通往鹽城的“烏金通道”。為運煤購買的200節鐵路自備車皮、一艘3.7萬噸海輪,創下鹽城“沒有鐵路有火車,沒有海港有海輪,沒有資源有煤炭”的奇跡!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胡友林以低于市場價供應鹽城煤炭,十年間為鹽城節約近5億元。

8a2d1257bffe7a1a916c238f96d0a9d_眸目壓縮.jpg

▲胡友林在山西創業初期的宿舍

“第一桶金”的“敢為、敢闖”直接帶動了悅達發展的“敢干、敢首創”。以振興鹽城經濟為己任,胡友林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第一:第一個有效解決了鹽城老百姓生活用煤和工業用煤問題;第一個在鹽城國有企業中率先推行承包制;創辦了當時蘇北引進外資規模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推出蘇北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香港發行上市江蘇第一只紅籌股;第一個把世界500強企業及國際知名企業引進到鹽城投資興業;成為蘇北第一家資產規模超百億元、銷售額超百億元的企業……

在很多鹽城人對外資企業一無所知時,胡友林帶領下的悅達就已經與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及國際知名企業牽手、比肩,打開了鹽城走向世界的大門。

不變與變——“舍命也要上汽車”

b7490e40947f171c5431e306f0808b2_眸目壓縮.jpg

▲胡友林與時任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親切握手

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三十多年中,悅達發展汽車產業信念始終不變,而發展歷程因勢而動,一變再變。

1991年,胡友林服從市委、市政府安排,接手資不抵債、嚴重虧損的鹽城汽車廠,挑起發展鹽城汽車工業的重擔。

作為三類改裝廠,鹽城汽車廠既不能造車,也不能賣車。在企業內外一片反對聲中,胡友林斬釘截鐵地表示,“蘇北經濟發展落后是因為缺少重量級的龍頭企業,我們就是舍命也要上汽車!希望能通過我們這輩人的努力,讓鹽城發展更快一點,讓鹽城的老百姓生活更富裕一點,在鹽城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跡更深一點,讓鹽城人走出去臉上更光彩一點!”

1992年,悅達與印尼一家四輪汽車公司合資。1996年,悅達并購南京大橋汽車制造廠,使鹽城汽車廠由三類改裝廠升格為二類制造廠,解決整車生產權問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胡友林一邊忍痛剝離部分企業,一邊精準發力,舉巨資進軍公路基礎設施領域,持續給悅達汽車項目提供穩定現金流。

2002年8月28日,作為中國加入WTO后的首例汽車重組項目,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在鹽城舉行揭牌儀式。

可這條合資合作之路,悅達人走得可謂是跌宕起伏、幾番生死:

與韓國起亞的磨合漸入佳境時,起亞卻被韓國現代汽車株式會社收購兼并,協議擱淺;與現代“牽手”前后經歷8個月、會談磋商11輪;與東風汽車公司的合作,僅談判就持續一年多,最終借得“東風”。

d74a296df56d914f242a816b4f3001b_眸目壓縮.jpg

▲胡友林視察東風悅達起亞汽車第二工廠建設工地

2003年,韓國現代集團決定,在中國再建一個年產30萬輛整車、25萬臺發動機的二廠。但現代起亞的高層領導一致認為應將廠址放在區位優勢和基礎條件更加明顯的蘇南。

為了將汽車二廠留在鹽城,胡友林四次推遲肝癌介入手術,往返韓國、南京、北京等地協調,以難以想象的堅毅,克服重重困難,最終促成三方高層于2005年9月8日在北京達成共識。

2005年10月28日,總投資8.75億美元的東風悅達起亞汽車第二工廠在鹽城奠基,這個項目成為當時蘇北地區最大的工業投資項目,鹽城也一舉成為江蘇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

此后的悅達,如一匹飛蹄疾馳的黑馬,在中國汽車市場執著前行,深刻影響和改變著鹽城。

標桿引領——“一部車”帶動“一座城”

36510d60f1ba82c792eba09eb1db0bb_眸目壓縮_眸目壓縮.jpg

▲悅達起亞汽車第三工廠

鹽城機場是江蘇除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外,第二家對外國籍飛機開放的機場。

鹽城更是江蘇首個、全國第十個同時擁有航空和海港一類開放口岸的設區市,躋身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勝人一步,快人一籌。鹽城之所以能屢次走在其他地級市前面,悅達汽車的“催生力量”功不可沒。

2004年初,在建設年產30萬輛汽車二工廠項目的談判席上,韓方要求盡快開通鹽城至韓國的飛機航班。

2004年4月,鹽城機場口岸臨時開放,開通鹽城至韓國首爾臨時包機。

2007年7月4日,國務院同意鹽城航空口岸對外國籍飛機開放。

因為悅達,鹽城更加開放。韓國、德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的經貿考察團接踵而至,2017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中韓(鹽城)產業園,為深化鹽韓全方位合作搭建了更新更高的平臺。

因為悅達,鹽城發展更加高速。目前鹽城擁有港口、機場等5個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空港、海港、高鐵、高速通達國內外大中城市。

不僅是招商引資,在招才引智的道路上,悅達亦貢獻巨大。僅一個悅達起亞在鹽城就有3個生產工廠,直接吸納5000多人就業,全產業鏈就業崗位5萬多個。

“一部車”影響一座城。這些年,悅達對地方經濟的拉動更強勁,對財稅、就業的貢獻度越來越大。2013年,悅達實現綜合營業收入1012億元,成為蘇北唯一一家超千億的企業集團,成為支撐鹽城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發展是最好的紀念,紀念讓后人更好地前行。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說,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責任重于泰山。對胡友林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繼承“胡友林精神”,使他一生奮斗的悅達事業薪火相傳、興旺發達。

2cce83453f229d4daf40130d8826da9_眸目壓縮_眸目壓縮.jpg

▲悅達起亞系列車型

“悅達系”汽車板塊家族日益壯大:悅達起亞整車出口40多個國家;中汽研汽車試驗場成功上市;悅達專用車兩次榮獲全國政府采購環衛車首選車型獎……

踔厲奮發,踵事增華。悅達在勇當全市國企排頭兵,爭創行業內一流企業的征程上、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篇章的征途中,正全面展現悅達擔當、貢獻悅達力量。